開新視窗,分享至facebook 開新視窗,分享至twitter (開新視窗)分享至噗浪 (開新視窗)分享至新浪微博 (開新視窗)分享至Google+

*《文獻期刊》油品污染土壤植生復育技術-二種禾本科植物在土壤的粘性和高鹽度下對TPH降解能力的影響

《文獻期刊》油品污染土壤植生復育技術-二種禾本科植物在土壤的粘性和高鹽度下對TPH降解能力的影響

  • 公告單位:

  • 發佈日期:

    2017-08-17
  • 內容訊息:

    禾本科植物對TPH降解能力研究結果顯示,土壤的粘性和高鹽度對植物整治效率有負面影響。因此,藉由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進而形成植物和微生物良好的生存條件,可提高植物對受污染環境的整治效率。Alavi 等人(2017)評估當地植物(石茅 Sorghum halepense 和獐毛 Aeluropus littoralis) (範例如圖七所示),針對高鹽度粘土土壤中總石油碳氫化合物(TPH)濃 度和營養物質的條件下探討 TPH 去除之研究。


    在 180 天期間,每月確認根際微 生物數量、植物生物量和殘餘 TPH 濃度。結果顯示,根際微生物對土壤中 TPH的去除率高於對照(未植生土壤)的 13%。另外,生長於根際和非根際土壤中異營 細菌的數量分別為 7.407 和 6.629 log(10) CFU(菌落形成單位)/g。在經處理的土壤 中,最大 TPH 去除量、微生物數量和植物生物量發生在 0.86%(w/w)TPH 的污染 濃度(如圖八所示)。實驗土壤的粘性和高鹽度對植物整治效率有負面影響。因此, 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有助於提供植物和微生物良好的生存條件,進而提高 植物對污染土壤的整治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