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新視窗,分享至facebook 開新視窗,分享至twitter (開新視窗)分享至噗浪 (開新視窗)分享至新浪微博 (開新視窗)分享至Google+

*《文獻期刊》油品污染土壤植生復育技術-探討熱帶淹水環境中李氏禾草降解 TPH 的可行性

《文獻期刊》油品污染土壤植生復育技術-探討熱帶淹水環境中李氏禾草降解 TPH 的可行性

  • 公告單位:

  • 發佈日期:

    2017-08-05
  • 內容訊息:

    李氏禾草在六個月觀測期間因根際受刺激而產生高密度總自由存活固氮菌(total free-living nitrogen-fixing bacteria, NFB)、植物生物量,污染土壤(無論新鮮和風化的石油)的整治能力可達 80%以上的TPH轉化率。


    在墨西哥東南部塔巴斯科州的濕地,因臨近的石油工業造成長期的石油洩漏 及累積。澇災所引起的高整治成本和低降解效率,使得整治技術的應用受到限制。 由於李氏禾草 Leersia hexandra (L. hexandra)生長於受風化的油污染區域中,用於評估在淹水條件下,以新鮮(E1)和風化石油(E2) 在不同石油碳氫化合物濃度進行降解實驗,並在 3 個月和 6 個月後進行評估。這 些結果顯示,在熱帶淹水環境中, L. hexandra 根際因受刺激而產生高密度 NFB、 植物生物量,以及高度污染土壤(無論新鮮和風化的石油)的植物整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