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新視窗,分享至facebook 開新視窗,分享至twitter (開新視窗)分享至噗浪 (開新視窗)分享至新浪微博 (開新視窗)分享至Google+

*元宵擺暝到、清明好祭祖,倡導電子鞭炮與紙錢減量,打造清新好慶典、慎終共追遠

元宵擺暝到、清明好祭祖,倡導電子鞭炮與紙錢減量,打造清新好慶典、慎終共追遠

  • 公告單位:

    污染防治科
  • 發佈日期:

    2024-03-06
  • 內容訊息:

    元宵擺暝活動來臨,鞭炮一直是寺廟節慶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傳統鞭炮所含的火藥一經點燃,會釋放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2.5(細懸浮微粒)等空氣污染物,對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甚至可能致癌,造成嚴重危害,不僅影響空氣品質及炮屑垃圾等問題,對廟內祭祀及參與寺廟活動民眾皆可能會造成觀感及身體上之不適;電子鞭炮所使用的電力發光原理,大幅減少了對大氣質量的衝擊,也可避免鞭炮產生的炮屑增加了清潔工作的負擔,營造更環保、健康的慶典環境。為減少祭祀行為對轄內空氣品質所帶來的污染衝擊,環資局積極推廣電子鞭炮、香枝減量、紙錢減量、以米代金等環保措施政策,倡導較環保之「電子鞭炮」既可響應擺暝活動即將到來,同時又能維護大型繞境活動的慶祝氛圍。

    連江縣環境資源局為推廣各廟宇選用電子鞭炮,近年主動提供南竿(華光大帝、津沙村天后宮)、北竿(蕭王府)、東莒(大坪村福德宮)、西莒(天后宮(田沃))、東引(璇璣廟)等寺廟電子鞭炮及電子蠟燭,以減少傳統鞭炮的使用,進而降低對空氣品質的不良影響。

    每逢清明節,民眾會準備豐盛的供品與紙錢來祭拜祖先,但燃燒紙錢會排放空氣污染物,將影響人體健康及環境品質,稍有不甚亦容易引發火災、火燒山等火警狀況。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每燒1公斤的紙錢就會產生1.5公斤的二氧化碳,還會釋放出許多粒狀物、一氧化碳及揮發性有機物,台灣近期亦發生多件不慎引發之火災案件;因此,環資局鼓勵鄉親朋友響應「以米代金」、「以功代金」、「集中減燒」等減燒替代方案,減少紙錢的焚燒數量。

    環保慶典與祭祖既是對傳統慶典文化的創新,也是對環境保護的積極參與,不僅可以為我們的節慶增添繽紛色彩,同時也展現了對地球的愛護與對環境永續發展的承擔。期望可達到提升空氣品質,照顧民眾、信眾健康之目標。

     

    電子鞭炮電子檔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xbJLeLVWH2qDzV-fIjQz-nV-jFuSSOp_/view?usp=drive_link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srI_6rM9E3hAm6eOnGOsdMHkrGzN1cQU/view?usp=drive_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