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新視窗,分享至facebook 開新視窗,分享至twitter (開新視窗)分享至噗浪 (開新視窗)分享至新浪微博 (開新視窗)分享至Google+

*AQI空污指標 環資局:未來達橘色就會對敏感族群有影響

AQI空污指標 環資局:未來達橘色就會對敏感族群有影響

  • 公告單位:

    污染防治科
  • 發佈日期:

    2017-03-01
  • 內容訊息:

    【記者曹重偉報導】空污指標PSI與PM2.5已經整合成為「AQI」空氣品質指標(Air Quality Index),連江縣環境資源局表示,整合後新增橘色等級,空氣品質分成綠、黃、橘、紅、紫及褐紅色等6個等級;依新標準,未來達橘色,就會對敏感族群有影響,沙塵暴時則可能達到最嚴重的褐紅等級。


    環資局表示,各國的空氣品質標準主要涵蓋細懸浮微粒(PM2.5)、懸浮微粒(PM10)、臭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污染物。為了提供民眾簡單易懂的空氣品質資訊,大多數國家是整合各種污染物於單一指標,例如美國AQI (Air Quality Index)、韓國CAQI (Comprehensive Air Quality Index)、澳洲AQI(Air Quality Index)及中國大陸AQI(Air Quality Index)等。


    為強化細懸浮微粒(PM2.5)管制工作,環保署從103年10月1日實施PM2.5空氣品質指標,當時考量空氣污染指標(PSI)實施多年,民眾已習慣該指標,為減緩指標轉換造成之衝擊,並讓民眾儘速熟悉PM2.5及其對健康影響,採空氣污染指標(PSI)及PM2.5雙指標方式呈現空氣品質資訊,實施至今已逾2年,PM2.5已是多數民眾知道的空氣污染物,達成階段性任務。


    而同樣是名稱為AQI的指標,指標等級卻不盡相同,綜合各國,參考較嚴格與較完整的美國AQI,整合我國現行空氣污染指標(PSI)及細懸浮微粒(PM2.5)雙指標,酌予調整為適用我國的單一指標「空氣品質指標(AQI)」,以解決現行空氣品質雙指標及雙顏色造成民眾解讀之困擾。


    實施之後,依據各空氣污染物(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臭氧O3、懸浮微粒PM10、細懸浮微粒PM2.5、二氧化氮NO2)對人體健康影響濃度大小,採用6等級(良好,0-50;普通,51-100;對敏感族群不良,101-150;對所有族群不良,151-200;非常不良,201-300;有害,301-500)搭配6顏色(綠色、黃色、橘色、紅色、紫色、褐紅色)方式呈現,藉由提供民眾易懂之單一指標及顏色,作為日常活動參考指南。



    例如當空氣品質指標數值達101至150(橘色),敏感性族群需開始注意戶外活動及身體情況,而一般健康民眾則於AQI指標數值達151至200(紅色),需開始注意戶外活動強度,民眾可查詢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提供的即時空氣品質訊息(http://taqm.epa.gov.tw/)。


    環資局也提醒,橘色時敏感及心血管疾病族群減少戶外活動及戴口罩;紅色等級敏感族群建議留在室內、一般民眾減少戶外活動;紫色等級時學童停止戶外活動;褐紅等級所有民眾都避免在戶外活動。